
先來一張不是太神秘的照片讓大家猜猜這是什麼好了! 答案就是蘋果泥啦! 我在
「越吃越年輕」裡看到一道豬肉片佐蘋果泥看起來好像很不錯. 說到

就先來說說蘋果的好處. "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想必這句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國中的英文課本裡就出現過這句話. 蘋果的好處多多, 有健胃整腸的功用, 又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空腹吃蘋果可以幫助排便, 飯後吃蘋果好像可以止腹瀉(記得曾在電視上看過這樣的說法). 印象裡的蘋果功用是這樣, 事實上怎樣我當然要求證. 但是我記得蘋果是包含止瀉和通便兩大功用呢!! 小小的一顆蘋果居然能包含兩大功用??
蘋果性味甘涼,具有生津、潤肺、健脾、益胃、養心等功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具有很好的調理腸胃的作用,適合便秘和腹瀉患者食用。那麼,便秘、腹瀉患者該如何食用蘋果,方可更好地發揮其調理腸胃的作用呢? 蘋果之所以有止瀉和通便的雙重作用,是因為蘋果中含有鞣酸、果膠、膳食纖維等特殊物質。未經加熱的生果膠可軟化大便,與膳食纖維共同起到通便作用。而煮過的果膠則搖身一變,不僅具有吸收細菌和毒素的作用,而且還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因此,建議便秘的患者多吃一些新鮮的蘋果(每日早晚可空腹吃蘋果1—2個),而腹瀉的患者不妨把蘋果煮熟了來吃。 蘋果中的鞣酸,也具有收斂作用,它能使大便內水分減少,從而止瀉。小兒腹瀉時,家長可先將蘋果用開水洗凈,放入沸水中煮5—8分鐘,去皮,用勺刮成泥,每日4次,每次50克;一歲以下嬰兒每次30克,日服3—4次。也可取鮮蘋果一個,洗凈,加水3碗,煎煮成2碗,以汁濃為佳,每天一劑,代替果汁飲用。 鞣酸在果皮中含量更豐富,而果肉內,特別是近果皮處,果膠含量相對豐富。因此,成人在吃熟的蘋果時,最好連皮一起吃,這樣止瀉的效果會好些摘自新華網>。因為蘋果蘋果泥又可以任意搭配料理, 可說是萬用醬汁. 我先製做了這一罐蘋果泥, 蘋果泥搭配吐司、優格、冰淇淋或者麥片粥都超美味的

.
蘋果泥材料
1. 蘋果--- 2顆
2. 水--- 300cc
3. 檸檬汁--- 1t
4. 糖---2t
5. 鹽--- 少許
做法:
1. 蘋果削皮去核, 切成小塊.
2. 切塊的蘋果、皮、核放進去鍋裡淋上檸檬汁稍微攪拌一下後加水.
3. 將做法2加蓋煮至蘋果軟化. 挑出蘋果皮和核, 將蘋果和湯汁一起放到調理機或果汁機打成泥.
4. 將打成泥的蘋果泥加入糖和鹽攪拌均勻即可.
豬肉片佐蘋果泥

材料:
1. 豬里肌肉 (燒烤用肉片)--- 300g
2. 大蒜--- 1瓣
3. 迷迭香--- 3枝
4. 鹽.胡椒.沙拉油--- 各適量
做法:
1. 將豬裡雞肉兩面灑上是量的鹽和胡椒稍微醃一下.
2. 大蒜縱剖成兩半, 去皮備用.
3. 將鍋燒熱後倒入適量的油, 爆香大蒜和迷迭香後再將豬肉片加進來炒熟.
4. 將3呈盤, 加上蘋果泥即可.
好吧~ 我承認這次那個肉是煎得太熟了一點. 不過我不常做肉類料理, 一回生二回熟咩! 下次就知道了. 配上蘋果泥的肉片酸甜解膩更清爽. 我想這道菜應該很適合夏天吃呢!! 均衡的飲食才有健康的身體,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力氣走更遠的路看更多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