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海其中有名小點之一的生煎包當然不能錯過
! 在逛完豫園後的大家本來打算在豫園的小吃街隨便找地方吃東西, 但是好不容易到了上海吃不到南翔饅頭店就算了, 怎麼能再錯過有名的上海生煎包呢? 所以在我的堅持下便驅車前往位於吳江路上的小楊生煎包.
~小楊生煎包~

小楊生煎包在吳江路上有2間店面, 一間位於吳江路54號, 而另一間則是60號. 小楊生煎包是我在網路上找到平價還不錯的生煎包專賣店, 看著滿滿的人潮我想網路上報的應該不會錯
.

要先跟坐在店門口左手邊的小姐先買卷才能去排隊. 以兩為單位的生煎, 一兩為$4人民幣, 有四粒生煎, 店裡當然還有販賣其他的菜, 像是牛肉湯啦, 重慶酸辣粉等等的.

沒錯! 為了美食總是要有一些代價, 這就是排在我前面的人龍! 既然是我要吃的, 當然就由我去排隊, 那些大人則到對面的港式餐廳去點菜了. 服務人員動作還算蠻快的呢, 所以我並沒有排很久!

在店門口的右手邊前面則是服務人員將煎好的生煎包打包給內用或外帶的客人, 她會先詢問是內用或外帶. 因為要應付大批的遊客和食客, 所以包包子的師傅有5位, 而煎包子的師傅有2位.

看著那些師傅熟練的將包子一個一個包好擺在烤盤上, 再由兩位男師傅以多年的經驗和功夫將包子間到剛好的熟度, 聞著煎包的香味, 看著師傅純熟的工夫, 口中的唾液不斷的分泌, 做好品嘗煎包美味的準備.

一盒裡可裝6粒生煎包, 下層都會用紙張墊著.

小楊的生煎包收口在下面為較厚的麵皮, 光看那有點焦黃的麵皮可是煎得剛剛好, 多一分則過焦少一分則不夠.

煎包的正面上灑滿了白芝麻和些許蔥花, 而正面的皮看起來是比較薄, 整個煎包油亮油亮的讓人食慾大開

記得吃煎包的時後不要整顆塞進去, 以免燙傷嘴吧!! 不要看他沒有冒煙, 裡麵的湯汁可是嗶啵響呢
! 記得先咬個洞, 先品嘗一下先甜湯汁的美味後再咬下去.

我沒吃過台灣的生煎包, 倒是在LA的小美吃過. 印象裡的生煎包底部的皮比較厚, 有沒有湯汁已經忘了, 倒是記得很清楚那味道特別的浙江醋. 小楊生煎包的生煎是以新鮮豬肉剁碎後加醬油、蔥薑末、花椒粉、香油和最重要的豬皮凍為內餡, 而外皮則使用半發酵的麵糰做外衣. 我在上海的觀光指南看過生煎包的形容是外皮皮薄如紙, 卻薄而不破. 的確在我將生煎包扒開的時後花了一點力氣, 看著那滿滿的湯汁流出來心想如果在冬天來上一粒有多棒呢! 耐著性子, 先將照片拍完後就準備大快朵頤. 先吸一口湯汁, 豬皮的鮮甜已濃縮在湯汁裡, 單單品嘗都好喝. 麵皮Q軟卻咬勁十足, 絞肉剁得非常細緻吃不到任何一點肥肉. 但是上海人好像吃的還蠻油膩的, 雖然美味但是油如果能少一點我想應該會更健康點
. 小楊生煎包的排隊人潮到我離開時都沒斷過. 可以在外面看到很多人就直接拿著盒子在街上直接吃了起來, 小楊生煎包裡面也是有位置可以坐, 但是小小的店面雖然還有樓上, 卻還是來不及應付這麼大批的食客. 小楊生煎包54號和60號的雖然賣的是一樣的東西, 但是師傅不同, 包出來的生煎也會有所不同, 聽說60號的皮比54號的更薄, 但是評價是54號的比較好. 小小一條的吳江路上有許多小吃店, 每間店看起來都不錯! 不過可惜胃只有一個
...

~小楊生煎包~

小楊生煎包在吳江路上有2間店面, 一間位於吳江路54號, 而另一間則是60號. 小楊生煎包是我在網路上找到平價還不錯的生煎包專賣店, 看著滿滿的人潮我想網路上報的應該不會錯


要先跟坐在店門口左手邊的小姐先買卷才能去排隊. 以兩為單位的生煎, 一兩為$4人民幣, 有四粒生煎, 店裡當然還有販賣其他的菜, 像是牛肉湯啦, 重慶酸辣粉等等的.

沒錯! 為了美食總是要有一些代價, 這就是排在我前面的人龍! 既然是我要吃的, 當然就由我去排隊, 那些大人則到對面的港式餐廳去點菜了. 服務人員動作還算蠻快的呢, 所以我並沒有排很久!

在店門口的右手邊前面則是服務人員將煎好的生煎包打包給內用或外帶的客人, 她會先詢問是內用或外帶. 因為要應付大批的遊客和食客, 所以包包子的師傅有5位, 而煎包子的師傅有2位.

看著那些師傅熟練的將包子一個一個包好擺在烤盤上, 再由兩位男師傅以多年的經驗和功夫將包子間到剛好的熟度, 聞著煎包的香味, 看著師傅純熟的工夫, 口中的唾液不斷的分泌, 做好品嘗煎包美味的準備.

一盒裡可裝6粒生煎包, 下層都會用紙張墊著.

小楊的生煎包收口在下面為較厚的麵皮, 光看那有點焦黃的麵皮可是煎得剛剛好, 多一分則過焦少一分則不夠.

煎包的正面上灑滿了白芝麻和些許蔥花, 而正面的皮看起來是比較薄, 整個煎包油亮油亮的讓人食慾大開


記得吃煎包的時後不要整顆塞進去, 以免燙傷嘴吧!! 不要看他沒有冒煙, 裡麵的湯汁可是嗶啵響呢


我沒吃過台灣的生煎包, 倒是在LA的小美吃過. 印象裡的生煎包底部的皮比較厚, 有沒有湯汁已經忘了, 倒是記得很清楚那味道特別的浙江醋. 小楊生煎包的生煎是以新鮮豬肉剁碎後加醬油、蔥薑末、花椒粉、香油和最重要的豬皮凍為內餡, 而外皮則使用半發酵的麵糰做外衣. 我在上海的觀光指南看過生煎包的形容是外皮皮薄如紙, 卻薄而不破. 的確在我將生煎包扒開的時後花了一點力氣, 看著那滿滿的湯汁流出來心想如果在冬天來上一粒有多棒呢! 耐著性子, 先將照片拍完後就準備大快朵頤. 先吸一口湯汁, 豬皮的鮮甜已濃縮在湯汁裡, 單單品嘗都好喝. 麵皮Q軟卻咬勁十足, 絞肉剁得非常細緻吃不到任何一點肥肉. 但是上海人好像吃的還蠻油膩的, 雖然美味但是油如果能少一點我想應該會更健康點


全站熱搜